4月29日上午,2025年广东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354名劳动模范、40名先进工作者、97个先进集体获表彰。其中,江门14人荣获省劳动模范、1人荣获省先进工作者、4个集体荣获省先进集体。
他们是江门“最美的风景”。“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为无数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付出的劳动者点赞。
为这些优秀个人点赞!(可多选)省劳动模范:何先勇省劳动模范:解博超省劳动模范:陈孟锦省劳动模范:梁艳芬省劳动模范:陈国昌省劳动模范:孙序佐省劳动模范:刘伟省劳动模范:曾凡洋省劳动模范:徐美娟省劳动模范:黎振乾省劳动模范:周培峰省劳动模范:叶瑞荣省劳动模范:朱英省劳动模范:刘一贞省先进工作者:梁杰钊提交
为这些优秀集体点赞!(可多选)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银都拉玛(开平)高性能纤维有限公司捻织车间广东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江门市第一中学提交
何先勇,党员,高级技师,自动化高级工程师,现任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设备维修班班长,获评江门市高层次人才、江门市侨都“百优工匠”、江门市“企业首席技师”,2023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5年被选为广东省工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代表。
他被多所院校聘为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与控制专业(群)兼职教师,在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拥有省级产业导师(何先勇)工作室;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国家级专业论文1篇。
作为一线技术人员,他协助公司响应需求侧、电力负荷管理改革、高耗能设备淘汰换新等措施,每年减少能耗600万元,累计减少约3000万元电费;参与设计12条自动化生产线%;通过引用空压机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循环式立体仓库项目、自动机油灌装线装置、铝合金前处理线药剂浓度自动调节系统项目等,在降本增效、生产攻关、技术革新、带徒传技等方面作出显著成效。
解博超,党员,现任广东绿岛风空气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获评江门市劳动模范、台山市第三批市管拔尖人才、侨都百优工匠、江门市二级高层次人才、机械高级工程师,被聘为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通风器具分技术委员会委员。
他带领研发团队累计获得国家专利400多件(国家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364件、外观专利100件),推动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作为研发技术一把手,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研发团队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在短短的七天时间研发出核酸采样亭,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展现企业担当。研发团队每年新推出的新品均达到20个型号以上,新品销售占比逐年递增。2020-2024年期间,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产品营销售卖收入累计17.5亿元。
陈孟锦,党员,现任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装备管理经理,获评广东省工具钳工首席技师、江门市技能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江门市“侨都十大工匠”,2023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在H型钢高频焊生产线,他通过优化材质和热处理硬度工艺,实现主机压力辊常规使用的寿命提升50%;对房屋箱轻钢罗拉设备改善,以增大蓄能器容积、降低充气压力的方式,提升冲裁速度,使整线%以上。他注重设备使用安全,通过在集装箱箱内作业的空中焊接升降台中增加电控液压锁,消除液压油管爆管产生的升降台坠落安全风险,获2021年新会区技能创新大赛三等奖。在40尺标准箱提产项目,通过对总装线装箱脚轮机构和侧板吊装机构改造,实现产能提升100%,获2022年新会区技能创新大赛三等奖。他主动参与公司人才育成项目,主导新型学徒制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以项目实施过程训练培育技术尖兵。
梁艳芬,党员,现任开平市旭日蛋品有限公司研发部负责人,20年来专注于传承和发展禾草灰咸鸭蛋传统制作技艺,取得食品生产(高级)管理人证书、(FDA)PCQP证书、农产品加工中级工程师、“首席质量官”证书、SQF体系内审员资格证,获“南侨杯”中华糕点国际锦标赛“中华糕点传承特殊贡献奖”、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等称号,2024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她带领团队在产品研究开发、升级换代、工艺优化及改进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包括松花皮蛋、即食熟咸蛋、金沙咸蛋黄酱、蛋白粉等数十种产品,其中金沙咸蛋黄酱入选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其团队有22个实用型专利,10个专利项目等批复中,1个个人实用型专利批复中。团队建立全国第一个规模化零排放鸭蛋笼养基地,也是全国第一家以禽鸭养殖模式获得SQF认证、NSF无抗生素产品认证、动物福利等认证,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鸭”称号;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广东省家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和农业国际贸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基地,年加工能力可达5亿枚,年出口蛋品位居广东省第一名及全国前列。
陈国昌,党员,现任广东欣龙隧道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获评广东省技术能手、江门市十大工业设计师、侨都最美科技工作人员,机械高级工程师,2023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从事盾构机再制造以及隧道施工配套设备研发工作十余载,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上百台盾构机的再制造任务。建立公司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再制造体系,产品获得工业与信息化部第9批再制造产品认定。在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工程建设项目的服务中,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并实现大直径盾构机平移转体再始发,快速缩短工期和节省本金,项目荣获广东省第十一届“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金奖。获得8项发明专利、40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制造监理技术方面的要求》国家标准编写工作,被聘为北京盾构工程协会盾构机电专家、广州轨道交通盾构技术研究所专家。
孙序佐,党员,现任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工会主席,获评广东省质量检验协会“企业首席质量官”称号,帮助公司获评江门市政府质量奖、江门市企业质量提升创新中心,8个QC项目获“广东省轻工行业金奖”。
他坚持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层次地融合,将主题党日活动融入生产实际,党建与班组管理相融合,提升安全质量管理上的水准。积极组织并且开展各项活动,关注员工工作生活,倡导“以老带新”工作模式,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劳动竞赛,推动职工技能水平取得明显进步。专注技术探讨研究,参与推进多项新技术导入,帮助公司获得国际与国家认证证书多达3000多个,出口整体1800多个,其中,欧盟认证80多个,内销整体1200多个,首次获得印度ISI认证,SASO Q-MARK认证。
刘伟,现任一诠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他工作认真负责,勇于创新,不断挖掘设备潜能,降本增效,2024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他创新构建“预防式+精准化”设备管理体系,使设备异常预警准确率提升至92%,将平均故障排查时间从12小时缩短至3.5小时。通过3D建模重构应力分布图,创新采用分时润滑控制技术,使相关产线小时,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7%。通过收料系统智能化升级,每年减少废品损失约82万元。通过隔卡供给系统革新,实现±0.02mm重复定位精度,较人工操作效率提升8倍。创新采用“双传感校准技术”,将折弯角度误差控制在±0.05°以内,较人工操作效率提升15倍。申请了多项专利,包括:摆臂装置、LED支架收料机、双列LED支架分裂设备、LED导线万元的综合效益。
曾凡洋,党员,现任广东艾普升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营销经理,负责公司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他成果丰硕,拥有19项专利(含5项发明专利),其中高速钻攻加工中心和立卧复铣加工中心专利分别为公司创造高额业绩。
工作中,他热情参加跨部门协作,依托专业方面技术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团队推出多款爆款加工中心,创造5000万元利润。凭借在科技领域的突出成绩,他于2022年获得机械工程师职称,并荣获江门市2022年度优秀科技工作人员称号,以实际行动推动企业未来的发展和行业进步。
徐美娟,现任江门市蓬江区幸福寿星安老之家照护组长。徐美娟从事护理行业十年,由一名普通护士蝶变成一名优秀的养老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她认真指导护理员做好老人的日常照护工作,负责新入职护理员的带教工作,秉持着对老人的关爱和对养老事业的执着,不断努力,做好榜样示范、言传身教,带动每一位护理员努力成为优秀的养老护理员。
2017年9月她代表广东省参加第七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获个人三等奖;2019年9月参加广东省职业技能竞赛选拔赛,获个人第一名,并代表广东省参加第九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养老护理员职业竞赛,获个人三等奖;2022年参加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总决赛第一名;2024年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黎振乾,自2009年起从事锦鲤养殖业,2011年创立蓬江区乾龙锦鲤养殖场,被聘为江门市观赏鱼协会理事,获评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蓬江区劳动模范。多年来,他致力于研究锦鲤鱼培育养殖技术、观赏鱼推广和电商销售,为了更好提升自产锦鲤的品质,该养殖场在2021年成功获得中国海关总署颁发的进口日本锦鲤检疫隔离场许可证,至今已进口多批日本锦鲤进行隔离养殖、销售和研究。
黎振乾通过自主养育的锦鲤获得多个奖项,还为多家锦鲤场提供鱼种和技术上的支持,有效提升了自产锦鲤的质量,带动了更多周边散户养殖观赏鱼。他还通过建立创新工作室,鼓励并帮助养殖户采用电商销售的方式拓宽锦鲤的销售经营渠道,进一步提升锦鲤的销量和养殖户的收益。
周培峰,化工工艺工程师,2001年入职江门建滔积层板有限公司,先后担任首席技术官、营运总经理,现为董事、首席技术官兼省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负责管理项目研发技术工作,被评为江门市二级高层次人才。
他长期参与覆铜板材料工艺方面的研发技术,对燃烧炉尾气处理热能回收装置改造,改造后每年节约天然气308.89万m3,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868.9吨;实验复合垫成功替代牛皮纸、盖板加装防滑装置取代传统防滑框及防滑边条,成功并在集团推广使用。热能回收,在线封边,缓冲材料研制及应用,新型回流线研制及应用均为首次突破,每年为集团节省三亿元成本支出。他带领公司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请专利65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58项,发明专利7项。
叶瑞荣,党员,现任鹤山市第一中学副校长,高中化学高级教师,被授予江门市劳动模范、江门市百名优秀教师、江门市高考工作先进个人、鹤山市优秀班主任、鹤山市优秀德育工作者等称号,是首批江门市兼职教研员、两届鹤山市高中化学学科带头人。受选派到广西龙州县高级中学粤桂帮扶支教一年,被评为龙州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龙州县优秀支教教师、龙州县优秀班主任。
担任副校长期间,他坚持“五育并举”,积极打造鹤山一中“南山精神”校园文化品牌,实施“思政+国防”模式,国防教育成果突出。助力学校完善拔尖人才高质量人才教育培训体系,2024届高考中2人考入北京大学,省物理单科状元、江门语文单科状元、江门数学单科状元及江门地理单科状元各1名,重点院校入围率达60%,本科入围率达99.2%,在广东省县域高中位居领先地位。
朱英,党员,现任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副院长,自2002年起在江门市中心医院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年均手术逾千台,连续多年被评为医院优秀员及优秀工作者,获评江门市中心医院优秀青年医师。他主动发挥先进带头作用,多次参加军地各级援外工作,荣获个人三等功。
在医疗系统医联体建设中,他投身于江门市中心医院江海分院的专科共建,任职江海分院骨科主任期间带领科室实现业务发展迅速、技术水平提升明显的目标,补齐基层术科短板,连年获得“优秀科室带头人”称号。2023至2024年,经选派参加援疆工作,担任受援地骨科副主任一职,继续发扬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本色精神,援疆期间完成1200台手术,帮助受援科室开展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出色完成援疆工作,获评“优秀援疆医师”“最美援疆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刘一贞,党员,2002年起在江门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任党支部书记、副所长(主持全面工作)、高级工程师,是江门市高层次人才,市林学会专家和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获评市直机关优秀员、江门市科协先进个人和常态化“三下乡”活动表现突出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3年起她主持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外来树种子平台运行服务,整合了1000多份种质资源,被授予“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外来树种保存基地”。合作选出3个国家林木良种,取得10多项科技成果,荣获省市级奖5项;发表论文25篇,出版《江门市主要外来树种图谱》;带领团队成功申报广东省级保障性苗圃,提升种苗供应能力,2024年出圃苗木50多万株,承担调查规划设计监理等业务240多项,为绿美江门生态建设增绿添彩。
梁杰钊,党员,现任开平市赤坎镇党委书记,获开平市政府嘉奖2次。他狠抓赤坎华侨古镇保护修缮与活化利用,最大限度保存古镇空间格局和街巷肌理,推动赤坎华侨古镇开业运营,奋力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他全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中心镇建设,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和农房风貌提升,高标准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项目建设,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典型村组团发展,实现村集体、村民“双增收”。
近年来,赤坎镇党委被评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赤坎镇政府被评为广东省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集体;赤坎镇入选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首批典型镇、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名单,被评为全省乡村治理示范镇、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文旅融合背景下基层治理创新的“赤坎实践”入选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赤坎华侨古镇入选首批10个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恩平锦兴纺织印染企业有限公司,由香港上市跨国集团锦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于2005年投资兴办,是一家集纺织、织布、印花、染色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纺织企业。2009年该企业漂染厂投产,同时配备了完善的供水、蒸汽及废污水处理系统,目前年产量3.3万吨色布。2013年印花厂投产,引进9台国际先进的设备,年产量8千吨印花成品布。2014年织厂投产,拥有500多台织布机,年产量突破3.3万吨胚布满足企业印花和染色使用需求。
该企业2023年产值15.1亿元,出口11.8亿元,纳税8700万元;2024年产值为17.5亿元,出口13.7亿元,纳税8068万元,位列广东制造业500强第297位;先后荣获“中国针织行业贡献奖”“中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广东省优秀出口纺织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和“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等多项荣誉,2021年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
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11年成立恩平锦兴教育基金,至今已捐赠超过1200万元用于支持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奖励648名优秀教师和760名优秀学生,并资助695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银都拉玛(开平)高性能纤维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最大、世界规模第二的轮胎用聚脂浸胶帘子布制造商,也是华南地区唯一的轮胎帘子布制造商。捻织生产车间是以纺织为主的核心生产部门,以精益生产管理模式来实现生产的全部过程的改进与优化,先后成立精益5S小组、QCC改善小组和TPM推行小组,从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到一线操作人员,全员参与改善生产的全部过程,定期开展岗位技能竞赛、管理创新和设备技术改进等一系列“五小创新”活动,通过团队合作提升车间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2024年荣获广东省工人先锋号称号。
精益5S小组通过PDCA循环工作法不断的提高现场管理上的水准,2024年提交提案并改善达到1100项。QCC改善小组针对车间各类质量上的问题进行汇总并专项跟进改善,开展13个改善项目为公司创收。TPM推行小组在旧设备维护、技术改造以及专用工具开发方面成效明显,大大降低维修成本,专用工具自主研发取得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广东迪生力汽配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现有50人,专注于产品与工艺的研发创新,已申请发明专利19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外观专利300多项,协助公司成立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团队自主开发铝合金轮毂,累计获得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7项、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5项,款式新颖、工艺先进、产品畅销全球,引领国际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助力企业成为国际汽车轮毂高端生产企业。
2011年起,团队与五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团队建立产学研合作,2023年与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江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高端汽车铝合金车轮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团队在轮毂研发领域成果丰硕,多次获江门市科技奖项,参与GB/T-23301-2024汽车车轮用铸造铝合金制定工作,已通过国家标准委批准并实施。助力企业先后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高性能铝合金汽车轮毂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称号。
江门市第一中学坚持党建引领培根铸魂,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明显,获评“全省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江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全国文明校园”等称号,多次邀请两院院士为师生开讲科普励志铸魂。实施“强师”“青蓝”工程,省市校三级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11个,2020年以来新增正高3名、副高19名,教师职称晋升243人次,新纳贤才77名。教学能力“省青赛”获省一等奖第一名等12项,教师论文获奖发表超350篇,课题立项结题超50项。
34名教师支教,帮扶校外22名跟岗教师。实施“金课堂”“四课联动”,实体化运作“启超学院”拔尖创新人才系统培养,2020年至今2人考入清华,7人入选空军招飞,C9等名校录取率远超同类学校,高考特控上线人,特控率、本科率全市第一;学生获学科竞赛省级以上奖项285人次、科创类国家级奖项193人次;德体美劳市级以上获奖每年超200项,获评清华大学“2024年生源中学”。